2015年10月22日晚,由我校社科處主辦的“南大人文社科前沿講座”于哲學系樓314室開講。此次講座主題為“從古印度雕塑到朝聖心理學——談《法顯傳》的跨學科研究”。受邀主講人胡海燕女士系德國哥廷根大學佛學博士,現為德國弗萊堡大學孔學院院長。講座主持人為我校社科處王月清處長,受邀點評人有我系楊維中教授、宋立宏教授。
講座開始前,王月清處長對胡海燕女士的學曆予以了簡單性的介紹——胡女士曾求學北京大學季羨林先生門下,以佛經梵漢對勘為主要研究方向,後留學德國,并留德工作至今逾三十年。
此次講座,胡海燕女士率以法顯求法路線之圖景展示,将與座諸位師生拉至當時的時空中,進以感知法師當年求法之不易。随後,她指出《佛國記》存有的兩個版本,進而圍繞其主題,主要從以下六點展開:
首先,胡女士對歐洲、日本與中國學者對法顯的相關性研究進行了簡要地學術回顧。其中主要涉及到歐洲早期漢學家對《佛國記》的譯介,其中如法國雷蒙沙及牛津、劍橋大學的第一代漢學家,等。指出《佛國記》有一個法譯本,五個英譯本,而對其的翻譯實則具有開啟西方漢學研究先河之意義。與此同時,對中日學者關于《佛國記》版本的考校,以及日本籍學者土谷遙子不辭辛苦對法顯途徑中亞各地所進行的實地考察等,胡女士也進行了相當精彩的評述。同時,胡女士還提到新世紀以來,德籍英國學者甯梵夫對《佛國記》的翻譯,還包括到新的法譯本,以及中國大陸學者先後兩次組織與法顯相關的學術研讨會。
其二,立足古文獻诠釋學之方法,胡女士就《佛國記》一書的特點及其叙述體予以了生動的介紹。她指出《佛國記》所展示的圖像性文學特點,并舉以法顯《佛國記》中的文句類型,如“行……日”、“到……國”等,分析了其行文内容,據此以為這實則是法顯求法途徑地理新發現的文本記述形式。
第三,胡女士從考古學的視角切入,配以古印度雕塑及繪畫等藝術實例,主要是基于印度巴爾胡特佛塔的浮雕為實證,結合古代梵文的文法書籍内容,如公元前3世紀印度梵文語學法家所著《巴尼尼語法注解》及公元前2世紀的《大疏》,對《佛國記》中所載印度河谷裡“傍梯”一詞着以深入淺出地分析,認為其不當在英語中直譯為“stairs”,而實義應對應為古代梵文文法書籍中所記載的“sankupatha”,即“楔子路”,又或言“楔釘路”。
第四,對于《佛國記》中所載“中國”與“邊地”兩個術語的義指,胡女士以巴利文律藏和耆那教文獻為中心,從古文本中記載的地理意涵出發,指出《佛國記》之“中國”實則出于五印之“中天竺”概念,而此地理之外,悉為“邊地”之謂。
第五,《佛國記》中載法顯沿海路回國途中,曾多次應遇難情而乞拜觀音。對此,胡女士分析以為,當聯系東晉時期漢地觀音信仰崇拜,尤其是竺法護所譯《正法華經》對漢地觀音崇拜影響亦及法顯本人身上。此外,胡女士還以印度東南部航海人禮拜觀音為保護神為實證,并舉以6世紀左右的浮雕為例,對此一問題進行論證。
最後,胡女士就公元416年版《佛國記》中跋文作者是誰,進行了學術發問。通過其論證以為,可能是孟顗。對此,楊維中教授在随後的講座點評中指出,跋文作者為孟顗的可能性不大,并對胡女士“冬齋”一詞的疑問進行了解答,指出“冬齋”與“夏安居”并非文本對應,而實與中國封建王室禮制相關聯。
受限于講座時間,胡女士雖未全景展示其講座内容,但就其發言,是極富學術性和前沿性的。
随後,楊維中教授對胡海燕女士的講座予以了點評,肯定其對法顯的研究所具有的學術價值,總結其研究所具有的跨學科特點,尤以語言學方法,及對考古材料如雕塑和繪畫等的學術應用,許以高度的贊譽。
最後,與座的同學在聆聽胡海燕女士的精彩講演後,頗多啟發,積極發問,與胡女士形成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