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中國社會科學報》第229期發表了署名“白光”的文章,對我校哲學系教授、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圖書館館長洪修平教授的儒佛道三教關系研究進行了述評,現全文轉發如下:
1982年,洪修平開始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工作,他先後師從孫叔平、王友三、嚴北溟等人,學習中國哲學與中國佛學,并以儒佛道三教關系為視角,對漢唐之際儒道合流的魏晉玄學、玄佛合流的中國佛學、玄禅合流的中國禅宗進行了漸次的深入研究。其關于僧肇佛學和惠能禅宗的研究成果,如《肇論注譯》、《禅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禅學與玄學》等,均得到學術界的廣泛認同。
1988年,洪修平在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哲學系任教并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位為中國儒佛道三教關系研究,試圖進一步拓展和深化對傳統文化與哲學乃至其現代價值的認識,其《中國佛教文化曆程》一書就是貫穿此理路的一個階段性成果。2011年,洪修平的《中國儒佛道三教關系研究》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是洪修平30年來不斷研究與思考中國傳統文化的曆史與未來的又一成果。
洪修平始終将儒佛道三教在思想、哲學上的互動關系作為其研究的基本内容。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是在儒佛道三教互動關系中成長、發展起來的,三家文化的共同特征在于注重現實人生、人世的人文精神,并指出這一人文特質在新文化傳統的建設和新的中西文化交流中應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早在20世紀初期,就有學者提出應通過引入中國傳統思想與外來文化的關系來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但這種想法并沒有得到大多數學者的注意。直至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有年輕的學者從事這一方面的具體工作,洪修平即其中的一位。1982年,洪修平開始研究中國佛家哲學。他将玄學視為儒道思想在魏晉時期的融合物,進而在玄佛關系的視野下對魏晉時期的僧肇佛學進行了深入研究。之後,他又對隋唐時期的惠能禅學進行研究,進一步探讨了中國禅學在形成過程中對傳統佛學的融合和對傳統儒道文化的融攝。
洪修平所研究的佛教道家化和佛教儒家化,并不是要把佛教變成道家或儒家,而是将其視為佛教與儒家、道家的交融事實的概括。所以他認為,禅學雖具有道家化的語言外表,但其理論結構與終極理想均與道家有所不同。同時他還認為,禅宗雖淵源于印度佛教而持有“出世”的性質,但由于也深受儒家“入世”精神的影響而與印度佛教區别開來。在他看來,佛陀的本懷在于幫助人們從苦海中實現解脫。印度佛教和中國佛教在這一根本精神上是一緻的,是符合佛意的,所以都是佛教。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在中國這片土地上,與中國傳統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進行互動,在沖突中發展,在發展中融合,最終形成了區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國佛教”,而惠能禅學的形成過程及其所開創的“南宗禅”即是最明顯的證明。
在這些基礎性研究完成之後,洪修平認為,儒佛道三教關系不僅是自漢以後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内容,而且三教關系的發展演化在一定意義上決定着中國傳統哲學的邏輯走向。不過,自鴉片戰争以來,中國文化與哲學面臨一種新的情況,即歐美文化與哲學的湧入,這可視作第二次中西文化的互動。在此過程中,我國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并将其作為各種學術研究和文化建設的指導方法,經過學者們半個多世紀的不懈努力,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文化觀。有學者将之概括為“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批評繼承,綜合創新”(方克立語,1997)。一批學者開始在曆史唯物主義方法的指導下,在大力提倡哲學範疇研究方法的同時,大量汲取社會學、文化學、宗教學等研究方法,對傳統文化的各種形态進行深入、具體研究,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得到了充分的發掘,一股關于中國文化讨論的熱潮随之而來。20世紀90年代初,一些學者開始讨論儒道二家孰是傳統文化的主流和主幹的問題。現在看來,該讨論的前提——對于傳統文化的劃界——是非常不全面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洪修平提出的傳統文化(至少在漢代以後)應包含儒佛道三家這一事實的同時,他并沒有将其中的“佛家文化”視為主幹或主流,而是認為傳統文化的主幹是儒佛道,其主流是儒學;而儒學作為傳統文化三大主幹中的主流,是在儒佛道動态的互動關系中逐漸形成的。從三教關系的發展上看,中國傳統文化是在宋代以後才最終形成了以儒家為主、佛道為輔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
那麼,儒學為什麼會成為傳統文化主幹中的主流呢?洪修平認為,從思想上來說,這是由儒學産生時的基本框架——仁(人的本質與價值)與禮(人的本質與價值的實現)——的雙重人文性格決定的。儒學的這一構架,在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性家國同構的封建社會中,宗法倫理的方面逐漸成為其主幹,并不斷得到強化和改造。除此之外,洪修平還指出,應全面認識儒學在這種社會條件下發展的“曲折”性問題,比如,儒學對人的本質及其實現十分關注,這一人文精神不僅對道教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也促成了中國佛教關注現世現生的人文主義精神之特點的形成。
以此研究為基礎,洪修平認為,以儒佛道三家為主幹的傳統文化在本質上是一種關于“人”的學問,傳統文化最根本的特質是重視現實的人與人生問題。同時,正是這種“人學”特質,反過來也決定了儒佛道三教的沖突、交融與互補的發展曆史與最終格局。就儒佛道三家在人生哲學上為人們所提供的人文關懷而言,有如下特點:儒家具有強烈的入世精神,主張積極參加社會生活、協調與自然的關系來實現“内聖外王”的人生理想;道家與道教則采取避世和法自然的态度以求現實“長生成仙”或精神自由的人生理想;若避世也不成,還有佛教,佛教不僅宣揚萬法虛幻,唯心淨土,以“心不執著”來實現塵世即佛國、衆生即佛的“解脫生死”的理想,且佛教還有天堂地獄的“輪回報應說”,可給人們賞善罰惡和擺脫生老病死等現實苦難以向往與追求的精神安慰。
可以說,洪修平的三教研究在一定意義上總結了傳統社會曆史的形成的文化成果。我們要正視這些文化成果,并探索其在現代社會文化建設中的實際價值。古語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職是之故,我們才能體會到洪修平所說的“儒佛道分别以不同的人生論來滿足現實生活中同時可能具有的多方面需要,或不同的人在不同階段可能具有的不同需要”的意蘊所在,即希望在新一輪的中西文化交流中能夠以積極的心态去參與新傳統和新格局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