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哲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方案010108
一、培養目标
思想道德方面:本專業緻力于培養熱愛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遵紀守法、個人品德良好、具有嚴謹科學态度和優良學風、團結敬業、立志将自己的理論研究獻給祖國的現代化事業的專門人才。
業務素質方面:
1、博士研究生:應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和學術研究功底,并具有較強的外語閱讀與寫作能力。在本專業研究領域内,應了解最新學術前沿研究動态;在已有的具體研究方向上,應具備獨立承擔相關學術研究與教學工作的能力。學位論文應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社會意義,在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都應達到相應要求。
2、碩士研究生:應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一定的外語閱讀能力。在本專業研究領域,應了解學術研究動态,具備在導師指導下開展專業研究與教學的能力。學位論文具備一定的學術價值和社會意義。
二、專業介紹
伟德betvlctor网页版科學技術哲學研究具有厚重的曆史傳統。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哲學系的前身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哲學系和金陵大學哲學系都曾長期開設“科學原理與方法”、“科學哲學與人生”等課程。1952年院系調整後,相關教學與研究以自然辯證法為載體得到保持與發展。1959年自然辯證法教研組正式成立,主要成員包括政治系夏基松、地質系王德滋(後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和阚順章、物理系孫廣榮、數學天文系朱耀鑫、化學系王雪梅等,為一些理科院系五年級學生(當時學制為五年)開設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自然科學課程。1960年恢複哲學專業、1977年恢複哲學系建制後,均設有自然辯證法教研室。
1978年開始招收自然辯證法專業碩士生,導師為夏基松、林德宏,首屆學生為鄭毓信、徐紀敏、沈骊天、蕭玲。天文系陸埮(後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導師)、物理系陳錫光(後為理學院院長)、生物系袁傳宓等都參加了教學和指導工作。此後,在先後設立的中國哲學、外國哲學等博士點中,均設有相關研究方向。1997年林德宏教授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博士點招收博士生。2000年獲得科技哲學博士學位授予權,林德宏、鄭毓信、蕭玲先後任學科帶頭人。2004年成立伟德betvlctor网页版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本學科承擔并完成了很多國家和省部級項目,共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逾200人。本學科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西方哲學、邏輯學、倫理學等學科及其他院系保持長期的跨學科交流與合作,為伟德betvlctor网页版的學科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林德宏、鄭毓信、沈骊天以及國内著名學者夏基松、張之滄、魯品越等都曾在本學科任教。學科現有專任教師5人,專職科研人員1人。他們是蕭玲教授(自然哲學、科學認識論、科學技術與社會)、李曙華教授(科學思想史、系統科學原理及其哲學問題、中西文化與科學比較研究)、蔡仲教授(科學哲學的後實證研究、科學技術與社會)、戴建平副教授(科學思想史、科學技術哲學)、劉鵬副教授(法國科學哲學、當代S&TS),陶孝雲博士(心靈哲學、認知科學哲學)。
本專業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科學哲學與技術哲學(2)科學技術與社會(3)科學思想史。
三、招生對象
1.碩士研究生:優秀本科畢業生;具有本科同等學力人員。
2.博士研究生:應屆碩士研究生;已獲碩士學位或具有同等學力的具有高級職稱的在職人員。
四、學習年限
1、碩士研究生:三年
2、博士研究生:三年
五、課程設置
(一)碩士階段
A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2學分)
自然辯證法概論、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原著選讀
(這三門三選一) (1學分)
公共外語 (4學分)
B類:
哲學動态與評論 (3學分)
C類:
科學技術哲學專題(核心) (3學分)
西方科學哲學 (3學分)
科學技術哲學研究 (3學分)
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3學分)
D類:
科學史經典著作選讀 (3學分)
科學思想史 (3學分)
科學與文化(後現代科學)(3學分)
跨一級學科選課 (3學分)
(二)博士階段
博士外語
專業外語
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
科學技術與社會專題研究
科學技術哲學專題研究
科學的社會與文化研究
科學哲學的後實證研究
系統科學及其哲學問題
中西科學思想比較研究
六、培養方式
1.碩士研究生入學三個月内進行師生雙向互選,學科組協調,确定導師,制定培養計劃,導師負責全部培養工作。選拔優秀碩士生,實施個性化培養方案。
2.博士生在招生錄取時明确導師,确定培養計劃,導師負責其博士培養工作。
3.公共課以講授為主,基礎課采取講授與讨論相結合的方式,重在培養研究生獨立開展學科研究的能力。鼓勵研究生參加各種學術活動,鼓勵研究生進行相關學科間的學術交流與交叉研究。
4、在讀期間,成績優秀、符合條件者可經個人申請、院系推薦申請成為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的外海攻讀博士學位(碩士為主)或聯合培養(博士為主)的公派留學生。
5.研究生的德育及思想品德教育由研究生領導小組和導師共同負責。
七、考核方式
1.公共課和基礎課以筆試為主,由有關教學單位負責相關課程考試。
2.專業課采取以課程論文為主,選以筆試和專題學術報告相補充的方式,重在考核研究生對專業知識的把握能力及其用基本理論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完成課程論文。專業課必須在相應的下一學期規定時間内獲得成績,逾期成績無效。
3.碩士中期考核:為保證碩士研究生的質量,在入學後的第三個學期進行中期考核。由學科組組織相關教師組成中期考核小組,對碩士研究生學位課程、論文進展以及掌握國内外最新研究動态等方面的情況進行檢查考核。選拔優秀碩士生實施碩博連讀,對考核不合格者提出批評,對完成學業确有困難者,勸其退學或作肄業處理。
4、博士資格考核:資格考核以考察博士生對學科基礎和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學術素養、對專業研究動态和前沿領域的鑒别和把握能力、完成博士論文所需要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學術交流能力、寫作能力等為重心,同時考察其學風和學術道德。考核通過方可作為博士候選人進入博士學位論文寫作階段。考核從博士二年級上學期開始,首先二級學科博士點為單位進行預考核,然後是二級學科的正式考核和全系考核。預考核内容以資格論文(或研究綜述)為主,要求體現出對所研究領域或主題的理論淵源和發展脈絡,尤其是核心範疇、主要觀點、經典研究、前沿動向等的理解和把握。正式考核皆以面試為主,或結合筆試。考核内容及比例為:學位課程的完成情況占30%;開題綜合報告占40%;完成的相關學術論文情況占30%。最終以全系為單位,做出暫緩通過率不低于15%、優秀率不高于15%的考核結果,并予以公示。暫緩通過的博士生在基本學制年限内待遇不變,并可在一年後參加下次考核。若博士生在入學六年内,參加三次考核,皆未能通過資格考核,學校将視其為自動終止學業,予以退學,作肄業處理。暫緩通過的博士生在基本學制年限内待遇不變,并可在一年後參加下次考核。若博士生在入學六年内,參加三次考核,皆未能通過資格考核,學校将視其為自動終止學業,予以退學,作肄業處理。詳細細節參看《哲學系博士研究生資格考核方案》。
八、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選定研究課題,選題要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并力求和國家、省部級基金項目接軌。題目選定後,研究生要做開題報告,經導師組同意後方可寫作論文。論文題目确定後,研究生要寫出寫作計劃,包括各階段的主要寫作任務。
九、答辯和學位授予
學位論文完成後,在答辯之前必須嚴格按照《伟德betvlctor网页版碩士、博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辦理。
所以申請參加碩士答辯同學需在三年級第一學期的12月中旬提交完整的初稿,并在當月的二年級中期考核時接受初步答辯審核。
所有申請參加博士答辯人員需要在每年四輪固定答辯時間之前三個月提出答辯申請,在預答辯後參加學校組織的送校海家家盲審的抽檢。被抽中論文的盲審需獲得通過才能參加正式博士答辯。
碩士論文答辯委員會由3人組成,博士論文答辯委員會由5人組成(外單位專家不少于2人)。導師不參加答辯委員會。論文答辯不合格者,經答辯委員會同意,可在一年内修改完成,重新答辯一次。
申請碩士學位者對在讀期間論文發表不做要求;申請博士學位者應發表兩篇CSSCI期刊論文(或者一篇CSSCI期刊加兩篇CSSCI擴展版期刊論文,或者一篇一流期刊,三個标準滿足一個即可,具體要求參見《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博士研究生申請學位科研成果基本條件(适用于2009年秋季及以後入學的博士生)》)。學位論文答辯通過并完成上述論文指标者,學校方可授予學位。
學位論文通過答辯後,校學位論文評定委員會根據答辯委員會意見及院系學位分會的意見并按照有關規定作出是否授予學位的決定。
十、質量監測
所有碩士、博士學位論文在畢業後,均參加省評估院與教育部組織的兩輪論文質量抽查。
十一、參考書目
《科學思想史》,林德宏著,江蘇科技出版社
《自然科學史》,斯蒂芬·梅森著,上海譯文出版社
《科學的旅程》,雷·斯潘恩貝格、黛安娜·莫澤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二卷(科學思想史),李約瑟著,科學出版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
《繼承與叛逆》,陳方正著,三聯書店
《科學的生命》,喬治·薩頓著,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自然的觀念》,柯林武德,華夏出版社
《科學史學導論》,赫爾奇·克拉夫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科學革命的結構》,托馬斯·庫恩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歐洲科學危機和超驗現象學》,胡塞爾著,張慶熊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科學與近代世界》,懷特海,商務印書館
《從存在到演化》,【比】普裡戈金著,上海科技出版社
《從混沌到有序》,【比】普裡戈金著,上海譯文出版社
《混沌:開創新科學》,【美】格萊克著,張淑譽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複雜:誕生于秩序與混沌邊緣的科學》 ,【美】沃爾德羅普著,陳玲譯,三聯書店
《系統科學》 ,許國志主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系統科學精要》 ,苗東升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現代系統科學學》,陳忠著,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從系統論到混沌學》,李曙華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存在與時間》,海德格爾著,陳嘉映、王慶節合譯,北京:三聯書店
《海德格爾選集》,孫周興選編,上海三聯書店
《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終極視域的開啟與融合》,張祥龍著,北京:三聯書店
《海德格爾傳:來自德國的大師》,迪格爾﹒薩弗蘭斯基著,靳希平譯,商務印書館
《從胡塞爾到德裡達》,尚傑著,江蘇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