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伟德betvlctor网页版伟德betvlctor网页版   

第十七次中國邏輯史全國學術研讨會綜述

發布者:辛香英發布時間:2022-07-13浏覽次數:2604



2022528日至29日,中國邏輯史第十七次全國學術研讨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隆重召開。本次研讨會由中國邏輯學會中國邏輯史專業委員會和江蘇省邏輯學會共同主辦、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哲學系和邏輯所承辦,亦列入江蘇省社科聯年度重點學術活動。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南開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蘭州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以及伟德betvlctor网页版、東南大學等全國三十餘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機構的老中青專家學者共150餘人出席了會議。會議開幕式由伟德betvlctor网页版王克喜教授主持,中國邏輯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晉榮東教授、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張建軍教授和江蘇省社科聯夏東榮研究員先後緻辭。晉榮東教授代表專業委員會和專委會主任張學立教授,介紹了第九屆專業委員會的工作和本次大會籌備情況。張建軍教授回顧了南大中國邏輯史教學與研究的發展曆程,代表承辦單位對與會專家學者在南大120周年校慶之際共襄盛舉表示感謝。夏東榮研究員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于邏輯學會将學科建設與學會建設有機結合給予高度肯定。本次會議共安排三場大會主題報告和七場分會場學術報告,有40餘位老中青專家學者在會上作了大會報告和分會場報告,内容涵蓋中國邏輯史研究的多個領域,充分展現了當下中國邏輯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一、在中國邏輯史研究的方法論方面

總體上講,“以西釋中”、“以中釋中”、“以中釋西”等仍是讨論的主題,這從近代以來也經曆了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在本次研讨會上,關興麗教授分階段系統梳理了墨家邏輯自19世紀末發展至今百年來研究方法的演進過程,即19世紀末-20世紀30年代是“據西釋中”方法、20世紀40-80年代末是“據西釋中”和“曆史分析”方法、20世紀90年代至今是“曆史分析”與“文化诠釋”方法。最後一階段也可分為張東荪時期、崔清田時期、鞠實兒時期三個階段。同時也認為從傳統邏輯、形式邏輯、批判性思維、非形式邏輯、論辯邏輯、論證邏輯、符号學、語義學、語用學、語言邏輯、認知邏輯、辯證邏輯等角度研究中國古代邏輯的方法實質上仍在“據西釋中”。此次大會中,翟錦程教授也給出了關于中國古代邏輯“以中釋中”的生動解讀,吳克峰教授也主張中國古代邏輯應該對着中國傳統文化講,例如“論式”和“法式”等名稱可能比“邏輯”更恰當。郎需瑞老師也持相同觀點。

具體上講,正如張建軍教授所說,“未來中國邏輯史的研究越來越需要多維互動。”這種趨勢從此次大會報告中已可窺見端倪。孫中原先生介紹了其于今年4月份的結項成果——《墨經絕學的E考據和元研究》(以《墨經和中國科學》一名出版),特别強調了方法的重要性,認為中國邏輯史研究應該借鑒庫恩科學發展模式論、希爾伯特元理論、塔爾斯基元語言和傅偉勳創造性诠釋學理論(實謂、意謂、蘊謂、當謂、創謂)。張建軍教授讨論了莫紹揆先生的《墨經》研究及其方法論啟示,尤其是用現代邏輯與科學方法論的視角闡釋《墨經·小取》篇,認為《小取》篇是假說-演繹加上典型實驗分析的現代科學方法論的古典雛形。用這一方法莫先生給出了異于《小取》主流闡釋的不同說法,具有極大的啟發意義。周北海教授和王強老師認為《墨經·小取》文本中的推理是以行為動詞為核心的推理行為,而動詞表達的是行為概念,進而給出了刻畫《小取》邏輯的行為概念語義學。晉榮東教授針對學界對“推類”一詞的不同理解,認為類同原則是推類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援理(演繹)、貫通(歸納)和引例(類比)是推類的三種基本形式,進而證成了推類并不等于任何一種特定推理類型、“推類即推理”的主張。此外,從形式上,何楊老師提出了先秦邏輯史的書寫體例問題,不同于以往的三種書寫體例,即以人物、學派為綱要;以西方傳統邏輯理論體系或名、辭、說、辯理論體系為框架;以固有問題或範疇為綱要。主張采用以先秦時期固有的名辯問題為綱要的書寫體例。

二、在中國邏輯的整體性研究方面

 “中國古代有無邏輯(合法性問題)?我們研究的是中國的邏輯還是在中國的邏輯?”如有,那麼“中國邏輯是一還是多(共同性與特殊性)?”“求同還是求異?”“中國邏輯的知識體系和理論屬性是什麼?”“如何建構中國自主的邏輯知識體系?”等問題一直萦繞在中國邏輯學者心頭。在此次大會中,劉新文研究員圍繞“金嶽霖問題”重新論述了金先生的“邏輯一元論”觀點,金先生援引皮爾士的“樣型—憑借區分”學說來說明邏輯與邏輯系統、實質與形式之間的區别,從而辯護了“邏輯一元論”。翟錦程教授認為邏輯是具有工具性的論證科學,應參照邏輯在西方哲學(傳統邏輯與現代邏輯)、印度“五明”知識體系(因明)中的根基作用來思考中國邏輯(Chinese Logic)對中國哲學的論證與支撐作用。進而認為本來意義上的中國邏輯是基于中國傳統學術與文化這一特定的思想生态,在名實關系、物類關系、象物關系的基礎上,以正名為目的、以類為基礎、以推類為方法,對名及其相關問題進行的考察與研究。中國邏輯通過察實、分物、歸類進而正名,歸類的依據是類的同異,基本方法是從名到類、從類到名的推類,與中國傳統哲學的發展、演變緊密結合。以“以中釋中”的方法構建了新的中國邏輯知識體系。曾昭式教授也認為中國古代邏輯是一種“正名-用名”論證類型。張曉芒教授認為源自“過猶不及”(《論語·先進》),後又廣泛被人們使用的反經行權、反經合義等成語而逐漸形成的傳統辯證思維在當下仍有重要的意義與價值,例如,“權”“正”“中”及其相互之間的邏輯條件關系。重新挖掘和研究其工作機理,展現中國古代“中和”文化的辯證魅力。程橙老師探讨了中國形象推理的起源、成果、困境與對策。

三、在文本原典與中國邏輯史研究某個領域方面

在文本原典的研究方面,關于《墨經》,楊武金教授讨論了《墨經》中“言盡誖、非诽、學無益、知知之否之足用、仁義之為内外”等五個悖論的涵義和基本來源,并對其作了消解,進而認為這一案例或可證明中國古代典籍中确實有某種嚴格意義上的廣義悖論。何新宇博士則圍繞墨家邏輯中是否具有“真”、墨家邏輯中有什麼“真”、墨家邏輯中的“真”與規範三個問題論述了墨家邏輯中的“真”思想,尤其結合了海外漢學家對這一問題的看法。韓國建老師論述了《墨經》中的“名”、“實”及其關系,認為文本中“名”對于“實”的稱謂關系是“命”和“謂”,“名”的論述就是《墨經》的詞項學說。特别地,此次大會中還有一些《墨經》研究的新視角,王強老師認為《墨經·小取》文本中的推理是以行為動詞為核心的推理行為,而動詞表達的是行為概念,進而給出了刻畫《小取》邏輯的行為概念語義學。孫志強博士以量詞為線索,論述了自然邏輯視域下的侔式推理,特别是從謂詞代換(predicate replacement)和單調推理(monotonicity reasoning)角度出發闡明“是而然”與“是而不然”的推理規則。這些新視角對今後的《墨經》研究無疑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關于《公孫龍子》,郭橋教授重點考察了《公孫龍子·堅白論》中的“離堅白”之辯,認為公孫龍對“離堅白”論辯過程的構建和分析是僅局限于語言、語詞層面的論辯,而語言層面的争鋒不等于思維領域的辯駁。陳聲柏教授以《堅白論》為中心論述了公孫龍的“性質”三義,即通過分析堅、白兩種性質在“定”、“兼”、“藏”三種樣态中的“位”,揭示事物“性質(實)”的三種不同涵義,即:石之堅、白特性;物之堅、白共性;離之堅、白自性。發掘出性質“獨立自在”的事實,賦予了《堅白論》更深層次的哲學分析。崔文芊老師主要針對《公孫龍子》文本在西方學界的譯介問題,尤其是陳漢生(Chad Hansen)、葛瑞漢(Angus Charles Graham)、何莫邪(Christoph Harbsmeier)等海外漢學家關于“Mass Nouns”的解釋。除了聚焦《墨經》與《公孫龍子》兩部經典典籍之外,郎需瑞老師論述了朱熹建構的以“辭”為核心的易學邏輯體系。石運寶老師對《莊子·外物》中的現代語義學思想進行了論述。廖晨老師對戰國時期縱橫家運用的“飛箝”論式進行詳細闡述。闫林瓊老師以《孟子》中有關人性善的論辯性話語為例,嘗試運用語用論辯的新研究路徑去分析。陳愛華教授比較了魏晉時期的“清談”與現代論辯邏輯之間的異同。于翔博士從功能性、認知機制和認知過程三個維度對王充《論衡》所用的推類論證展開了深入分析。

在中國邏輯史研究某個領域方面,吳克峰教授分享了《周易古筮考》對易學邏輯研究的貢獻。王克喜教授主要對傳統訓诂學方法進行邏輯分析,認為其原則和規律實際上是歸納和演繹的綜合,諸如“例

十,法不立”“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娘日歸泥”“入派三聲”等都是通過歸納得來而後又付諸訓诂實踐,本身不具有必然性。當然,如果窮盡所有研究對象的歸納就具有了演繹的性質。二者的目的都是為合理訓诂、回歸本義服務。谷成城老師論述了漢語論證的特征及評價标準。鄭天祥老師認為“禮”是中國走出神判的關鍵,分析了禮治在走出神判中的邏輯機理,從而探讨了作為中國傳統法的“禮”、“法”與邏輯之間的關系。

四、在中國近現代邏輯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方面

此次大會專設“西學東漸與中國邏輯研究”專題。其中,江璐老師介紹了李之藻翻譯《名理探》的更多細節以及創新工作,特别談到新儒學思想對李之藻哲學觀的影響。李佳星博士以近代《辨學啟蒙》和《名學淺說》兩部譯作為切入點讨論了西方邏輯傳入的兩種形式,即來華傳教士傳播和國人譯介,以及二書各自的翻譯特點與影響。劉永強老師通過梳理嚴複、劉師培、陳啟天的邏輯思想研究,論述了近代邏輯研究的政治與學術二重目的,即,既希望學術救國,又試圖揭示湮沒于曆史長河中的中國古代邏輯。通過這些近代學者的努力,最終确認中國有邏輯且是世界三大邏輯源流之一。甘進老師讨論了嚴複對“logic”一詞的翻譯,綜合考慮音韻、義理和功能,使得“邏輯”同時稱為logicscience兩個概念的容受器,最終說明“邏輯”這一概念在近代身份的二重性。龔毅老師也就“logic”一詞的意譯和音譯問題進行了讨論。張勝前教授讨論了19-20世紀初西方學者通過在華發行報紙雜志、創辦出版機構譯介西學、興辦學校等方式對邏輯學在中國傳播所作的貢獻,這為邏輯學在中國的發展做了鋪墊,促使國人自覺主動地對中國邏輯思想進行挖掘、整理和研究。張萬強老師通過海外漢學家顧有信(Joachaim Kurtz)《中國邏輯的發現》一書的視角,即該書系統總結了明末清初以來“邏輯學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進程,試圖以此指正“中國邏輯史”研究的現代性實質,并最終展望某種可能名實相副的、祛現代性的新的“中國古代邏輯思想”的認識範式與結論。錢爽博士通過顧有信《中國邏輯的發現》一書中記載的楊蔭杭對西方形式邏輯四類直言命題之翻譯,即“太陽”、“太陰”、“少陽”、“少陰”,分析了這一翻譯的緣起,認為最早源于日本學者。何楊老師也認為近現代邏輯東漸的研究要特别注意日本學界的影響。

五、在因明研究方面

除了圍繞上述幾個領域進行學術交流,此次大會也專設聚焦于“因明研究”的專題。其中,淮芳老師系統梳理了“漢傳因明與名辯比較研究”百年來從興起、複興到進一步發展的過程;彭杉杉老師比較了墨家與薩迦班智達的“名實”理論;汪楠老師分析了因明唐疏三支論式的獨特性;來自貴州大學的湯偉、吳易恒、謝敏博士分别讨論了印度學者羅睺羅對量論因明文獻的收集與貢獻、《<正理滴論法上注>明燈》的相關文本和義理研究以及日本學界對《釋量論》的研究,可以預見愈來愈多的青年中堅力量投入到因明研究中。

六、在中國邏輯史未來的發展趨勢方面

2013年中國邏輯史第十五次全國學術研讨會上,劉培育先生、翟錦程教授和張學立教授就提出應重視中國邏輯史研究的國際化問題。2015年第十六次中國邏輯史全國學術研讨會中劉培育先生再次強調中外學術交流問題以及張學立教授主張的交叉融合探索。在本次研讨會上,這些問題依舊是讨論的重點,其中,劉明明教授分析了習近平經濟思想中運用的中國邏輯方法,不僅說明習近平經濟思想中科學思維方法的中國淵源和中國特色,而且也彰顯了中國邏輯的科學方法論價值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仍有重要意義。劉奮榮教授針對中國邏輯思想在海外的推廣以及中外邏輯學的交流互鑒工作,分享了關于《中國邏輯思想史手冊》的一些編輯經驗,以團隊的具體實踐為中國邏輯史研究的國際化作出貢獻。張學立教授進一步提出了跨文化邏輯比較研究的“三層級理論”,以此構建新的邏輯分類,即描述的、評價的、會通的邏輯學,這是一種不同邏輯平等對話、融合會通的新進路,并且已經做出了關于邏輯學與認知科學交叉融合的實際探索。張建軍教授也認為未來中國邏輯史的研究越來越需要中西之間、不同視角之間、不同學科之間的多維互動,強調會通、互釋、互鑒。

綜上所述,本次研讨會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繼續強調中國邏輯史研究的國際化,并且已經初現成效。例如,《中國邏輯思想史手冊》的編撰、與會學者對海外英美漢學家和日本學界的深入持續關注。二是中國邏輯史研究視角繼續多元化,從内容上看,易學、漢語和訓诂、傳統辯證思維、形象推理等相關主題繼續被關注;從方法上看,從語用論辯、自然邏輯、行為概念語義學、不同的書寫體例等出發研究中國邏輯史開始廣泛讨論,擴展了中國邏輯史研究的内容和類型。三是專家學者在用傳統中國術語來闡發中國古代邏輯方面做出了努力。如,翟錦程教授以“以中釋中”的方法構建了新的中國邏輯知識體系、曾昭式教授也提出了“正名-用名”論證類型等。

會議的結尾,進行了中國邏輯學會中國邏輯史專委會第十屆理事會的換屆選舉議程,經線上現場投票表決,監票人張建軍教授宣布投票符合規定程序,選票有效,中國邏輯學會中國邏輯專業委員會第十屆理事會負責人如下:王克喜教授當選為主任,楊武金、吳克峰、黃朝陽、陳聲柏教授當選為副主任,張勝前教授當選為秘書長。最後,王克喜教授宣布會議閉幕,并号召廣大學界同仁一起努力,共同推動中國邏輯史工作邁向新台階。


(喬凱麗 供稿)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