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5日,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徐竹副教授在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哲學系做了題為《行動哲學中的錯覺論證與實踐知識》的學術講座。哲學系科學技術哲學專業研究生和對此感興趣的20餘位同學參加講座。講座由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哲學系劉鵬副教授主持。
在講座開始前,徐竹老師回顧了在南大哲學系學習生活的經曆,對受邀回到母系與同學們進行交流表示感謝。
徐老師首先指認了知識論與行動哲學在适應方向上的對稱性:信念要求心靈适應世界,行動則要使世界符合心靈。傳統的“錯覺論證”體現了知覺經驗上的可錯性,而在行動哲學中同樣存在着類似意義的“可錯性”:行動意圖可能并不成功地造成符合于意圖目标的事實。要對這種可錯性概念給出合理的刻畫,需要解答兩個問題:一是行動的個體化疑難,即一個(或一組)事件是同一個行動還是不同的行動(同一論或非同一論)?二是心靈與世界的關系:兩者之間有無邏輯的、證成性關聯(貫通論或分離論)?徐老師認為,行動的素樸解釋由同一論和貫通論構成,雖合乎素樸直觀,但有滑向唯我論的風險;與此相比,行動的科學解釋則側重于主張非同一論與分離論,雖合乎科學世界觀,卻又有消解負責任“自我”的風險。
在這一解釋框架下,戴維森(Donald Davidson)與麥克道(John McDowell)的行動哲學都可以看作是協調這兩種圖景的理論努力,然而又各有不足,并沒有提供完善的整合。與此相比,安斯康姆(G. E. M. Anscombe)的實踐知識理論則揭示了行動素樸解釋的合理内核:在擁有意圖的意義上,行動者總是非觀察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并且這種實踐知識正是構成行動意向性的必要條件。這既是同一論的也是貫通論的解釋圖景,這将有助于确立真正有決斷力的、負完全責任的行動者自我。因此兩種圖景未來更有意義的協調與結合,應當立足于對實踐知識的充分闡釋特别是其“素樸實在論”(Naïve realism)的立場。
最後,徐竹老師就“錯覺論證”能否成立、科學理解的意義等問題與同學們進行了交流讨論。講座雖然臨近結束,大家的讨論仍然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