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伟德betvlctor网页版伟德betvlctor网页版   

哲學系開放日活動——“體知愛智慧的生命在場”回顧

發布者:孫寅發布時間:2018-01-10浏覽次數:2481


15日晚7點,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哲學系開放日活動——“體知愛智慧的生命在場”在哲學系薛光林樓401報告廳舉行。哲學系主任唐正東老師、系黨委書記周愛群老師、教師代表張義修老師以及本科教務員孫寅老師出席了本次活動。活動由系黨委副書記孟振華老師主持。大批2017級人文大類新生同學踏雪前來參加。


唐正東主任首先對同學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并對開放日的意義和南大哲學系的情況做了簡要的介紹。他深情地說道,大家此刻齊聚一堂正是體現了愛智慧的生命溫度。接着他強調了開放日的兩重意義——一是哲學思想的開放日,二是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哲學系的開放日。對于大一新生來說,雖然在一學期的學習中已經對哲學有所了解,但是哲學中還有很多精彩的地方、有哲學思考樂趣的地方、與生活和生命的意義相關的地方,等待着被繼續探索。希望通過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哲學系開放日的形式,帶領同學們進一步了解哲學的廣闊世界。唐主任指出,當今的南哲是國内外享有盛譽的哲學研究重鎮。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哲學系不僅曆史悠久,更在當今時代發揮着重要作用。如今的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哲學系,集中了衆多優秀的學者,通過一代代人的努力奠基起國内哲學研究的重要平台。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哲學系在各類評估中一直居于前列,更是在剛剛結束的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取得全國并列第三名的好成績,充分體現了國内外學界同仁的認可。

唐主任還着重介紹了哲學系的本科人才培養情況,強調“本科人才是推動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哲學系不斷前進的重要動力”。南大哲學系是為數不多的在本科階段就讓同學們獨立開展學術科研項目的院系。“愛智慧優秀新人基金”和“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實施近五年來,見證了一屆屆本科生同學在學術研究上的不斷進步和提高。在國際化層面,哲學系大力推動本科生國際交流基金的設立,每年會開展兩項國外遊學項目。剛剛結束的就是前往以色列的遊學之旅。由于本科生人數較少,國際交流項目可以覆蓋各個年級的大部分同學。除此以外,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哲學系還舉辦了“劉伯明短期講座”,邀請國際著名學者開設短期課程;法國著名哲學家斯蒂格勒每年都會來到南大進行一個月的訪問。唐主任指出,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能給同學提供最好的哲學本科教學,這些舉措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他認為,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哲學系能給同學們帶來以下幾點收獲:第一,強大的邏輯思維與批判思維的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的卓越的全局視野;第二,對世界的好奇心——這無論對我們的工作還是生活都至關重要;第三,在不同文化領域中的比較能力——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哲學系豐富多樣的專業設置使得同學們能夠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文化;第四,深刻的文化底蘊——無論是中國哲學還是西方哲學,吃透了某一種哲學的觀點,了解它之後就能對生活和生命的内涵有更深的理解。



接下來,哲學系青年教師張義修以南大哲學系畢業生的身份分享了一些感性的體悟。首先他談及了自己在哲學系讀書的經曆。初識哲學,他和大多數同學一樣也有所動搖,但是很快他就堅定了自己的志向。他說,哲學系雖然規模小,但是團隊實力強,同學人均獲取的資源量大。在看到樓下的以色列之旅的展闆後,他感慨道哲學系本科教學與當年也已不可同日而語。這麼多的高端教學資源為的就是每屆這二十多位同學,哲學系的優勢顯然易見。張老師指出,南哲人有一種獨特的氣質,這與哲學的學習緊密相關。哲學使得我們更深刻、更冷靜,使我們的視野更寬闊。當今時代知識的更新疊代非常之迅速,專業知識很容易就會過時。但哲學不同,它滲入到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使我們為那些關乎人性人生的問題做好準備。除此以外,哲學系較為寬松的氛圍讓同學們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從事各種活動,把大學生活過得更有質感。


活動第二個環節,在孔偉宇同學主持下,曹永泰、彭羽菡、施思、王歡四位同學分享了他們在以色列的遊學之旅。曹永泰同學帶着“什麼是宗教?什麼是信仰?”這兩個問題踏上了以色列的土地,他以死海、約旦河與加利利湖之“水”為線索,談及了“水”這一意象在不同文化中對宗教、道德、審美方面的影響。彭羽菡同學講述了自己看以色列的三束目光:“人與民族”“建築與景觀”“土地與河流”,通過分享沿途的照片,分享了她的感悟。施思同學感慨道,以色列之旅使她在書本上學到的東西活了過來,在這個矛盾的國度裡體驗着完全不同的生活。王歡同學通過展現行程中的所見所聞,如哭牆下的成年禮、牆縫中的紙條、馬薩達遺址等等等,帶領在場同學共同體驗了那一段美好的時光。




在抽獎環節中,由周愛群書記為同學們抽取幸運獎并進行頒發。



随後,八位本科生學術基金項目的參與同學做了項目的報告。陳薪水同學從選題意義、思路、等方面闡述了“勞動的異化”的課題;來自曆史學院的高旭東同學結合《申報》對愛因斯坦的報道介紹了他的課題“近代科學技術在中國的早期大衆傳播史”;原計算機學院現轉入哲學系的胡振坤同學結合現代神經科學,介紹了自己的研究“鏡像神經與他心問題——先驗現象學對神經科學的回應”;劉明疑同學介紹了他的課題“德性倫理學的複興及其當代意義”;徐心童同學從CSSCI的實證研究出發,探索了國内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研究生科研貢獻率;張懷遠同學以十分專業的術語介紹了自己的課題“你不能從你看見我的地方凝視我”,從現象學觀點出發對拉康對梅洛·龐蒂對批評做出反思;張天舒同學則探索了“宏大叙事與藝術的終結——丹托的藝術史哲學”;張興鑫同學主攻科學哲學,詳細介紹了“實驗室壁壘的破與立”。同學們精彩的報告展現了哲學專業不同研究方向、領域的特色,他們的演講令在場同學們受益良多。



最後的提問環節中,同學們提出了諸如“一個不懂哲學的門外漢如何進入到哲學的世界”“怎樣讀懂哲學書”等問題,老師以及在場的學長給予了詳細的解答。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