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12 月13 日上午10 點,清華大學張成崗教授 在哲學系212 科哲教研室做了題為“技術‘海嘯’與秩序重構:人工智能時代需要‘ 不合時宜的’ 思想者”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蔡仲教授主持,科技哲學教研室戴建平、劉鵬、陶孝雲等老師以及相關專業研究生參加講座。
講座開始之前,蔡仲教授回顧了張成崗教授曾在南大哲學系求學的情況,并對其紮實的學術功底、嚴謹的治學态度與靈活的溝通能力給予高度評價。張成崗教授也對母校、母系表達了感激與懷念之情。本次講座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内容:
首先,張成崗教授介紹了技術社會與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張教授指出工業4.0 時代“ 三重邏輯悖逆” (即主- 奴悖逆、不均衡性悖逆、工具與目的悖逆)與“ 三重背景” (即新工業革命、新全球化、中國的社會轉型)的疊加,使得技術更新的速度、廣度與深度以及對社會的系統性影響都發生了巨變。而且,對技術的關注也已經上升到國家的層面,如在近期發布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及的“ 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問題” 。但正是在這樣一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面對技術進步、信息泡沫與技術暴力等現象,我們更需要一些“ 不合時宜的” 思想者,後者對現代化過程中的一些一般性假定進行了反思,如對進步、創新、效率等問題的思考。
接下來,張教授便對“ 不合時宜的” 思想者作了具體闡述。這些思想者并不是為技術時代所面臨的具體問題提供實用意義上的解決策略,而是為了呈現一些人們共同焦慮的、尖銳性的問題,進而履行其作為公共知識分子的責任。張教授指出,鐘表是理解現代性與技術的關鍵,它代表了一種“ 對時間的均質化表述” ,提高了人類活動的效率與對事物的控制能力。而鐘表計時的精确度标識了事件的意義大小,人們還可以“ 依靠技術使時間停止” ,如使達到具體目标的時間最小化、延長人類所擁有的時間、使技術系統失穩的時間最短化等。這就彰顯了現代性的技術謀劃與對時間的馴服。當然,這種謀劃也面臨着“ 兩難困境” :更多的自由與新的限制、人的工具化、未來的閉合。圖像時代作為現代性的完成态打破了在認真與戲耍、真理與幻相、深刻與膚淺之間作出區分的文化模式。這種“ 幻相” 時代的降臨消除了“ 原初” 與“ 副本” 之間的界限,世界轉換成了圖像自身。技術還使圖像在瞬間傳播,具有本體地位的自然實在被具有建構性的幻相所替代,被編碼技術所制作的世界則是“ 超現實的” ,現實和想象相混淆了。
基于“ 我傳輸和接收故我存在” 、“ 經驗商品化” 與“ 主體性之死” 等哲學思考,張教授認為,我們有必要關注人工智能帶來的風險與挑戰。人工智能超過了人的風險,使人類社會進入“ 後人類時代” ,而人工智能的覺醒究竟是技術的進步抑或人類的災難,則需進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正在挑戰就業結構,新興技術作為節約勞動力速度的工具超過了社會為勞動力開辟新用途的速度;人工智能還使人們喪失了對社會整體圖景的認知,且對社會秩序與倫理規範構成重大挑戰;另外,“ 概念炒作” 、“ 僞人工智能” 及“ 僞創新” 等凸顯了人工智能對社會的危害。
最後,張教授主張人工智能社會應走向“ 善治” 與“ 善智” 的互構,強調認識人工智能時代人類自身的重要性,要為“ 不合時宜的” 思想者提供成長土壤,建立“ 人類命運共同體” 。
蔡仲教授大力肯定了本次講座内容的深刻性與前沿性,鼓勵同學們更多關注技術哲學、技術社會學與社會風險治理等領域中的相關話題,進一步拓寬學術視野,學會捕捉社會發展的新趨勢。在交流環節中,武天欣、張雅琦同學就技術的不确定性與技術導緻未來閉合等問題,與張成崗教授進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