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伟德betvlctor网页版伟德betvlctor网页版   

平燕紅

發布者:辛香英發布時間:2021-12-31浏覽次數:9198

平燕紅,江蘇無錫人,1991年生,文學博士,伟德betvlctor网页版“毓秀青年學者計劃博士後”(2021-2024,合作導師為洪修平教授),現為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哲學系準聘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東亞文獻學,以唐宋佛教與華嚴學、文獻與思想史研究為中心。


開設《東方佛教文獻專題研究》碩士生課程一門,擔任《佛教文化研究》編輯部副主任。近十年的研究重心都在華嚴哲學和文獻的交叉研究之上,長期關注日藏漢籍佛教文獻的收集與整理工作,獨立在ReligionsCogent Arts & Humanities《宗教學研究》《佛教文化研究》《佛學研究》東方學印度學佛教學研究、《中華佛學研究》等學術雜志發表了二十多篇論文,獨立主持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各一項。


本人的學術研究重點以文獻學、語言學與哲學的交叉研究為核心,但不局限于此。

第一,最基礎的工作内容還是以佛教文獻學為基礎,本人長期關注日藏漢籍佛教文獻的收集、整理等研究,已積累不少相關學術成果,對日本各大寺廟、圖書館以及文庫所藏的珍貴漢文典籍的調查與整理将會是人整個學術生涯的工作重心,拟分批分次地對日藏漢籍佛教文獻整理與分類,對其進行影印、解題、錄文、索引制作、義理論述等工作,并進一步開展梳理版本系統、校勘異文用字、闡釋佛經義理、弘揚佛教信仰等考據與論證,目前這些工作正在以完成項目的方式進行中。

第二,在文獻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挖掘文獻内在的佛教哲學、義理研究方面的價值,尤其是對那些中國不存、藏于日本的珍貴漢籍佛教文獻的哲學性、義理性研究也就重心,這對于補充和豐富現有的佛教中國化研究以及佛教義理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也是非常傳統的佛學研究方向

第三,希望對現有佛教哲學層面上的理論名詞的“概念性”内涵做一個系統全面的追根溯源,佛教文化從印度傳入中國,之後更是以中國文化為媒介遠傳朝鮮半島和日本,在這一過程中語言和文字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同文明之下的語言連接和理解過程是極其複雜的,連帶着哲學性的“概念”也有可能會被誤解,“概念”的形成過程及其原因是最基礎但卻最容易被忽略的,重新對這些重要的哲學概念進行追根溯源的剖析是重要且值得的,這一研究内容也是破解不同文明背景之下佛教文化的語言及文本形成過程的鑰匙。


通訊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栖霞區仙林大道163号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哲學系


郵箱:pyh1991@nju.edu.c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