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應伟德betvlctor网页版東方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洪修平教授邀請,歐洲皇家漢學會前主席、比利時根特大學東方語言與文化系巴得勝(Bart Dessein)教授在伟德betvlctor网页版哲學系做題為“論大乘佛教的起源與本質”的學術講座,哲學系相關專業的師生參加了本次講座。講座由洪修平教授主持。
在講座中,巴得勝教授根據大小乘佛教及二者經典的區别,以及南傳、北傳文獻中的不同記載,對大乘佛教的起源與本質做了分析。
巴教授首先介紹了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對于第一次部派分裂的原因,分别有“五事說”與“十事說”兩種不同的記載。根據北傳佛教文獻,導緻部派根本分裂的是“大天五事”,即釋迦牟尼佛滅度後一百年左右,大天比丘對阿羅漢的行為提出了五點主張,導緻從上座部分裂出了大衆部,而大天比丘就是大衆部的始祖。但是,根據南傳佛教文獻的記載,導緻這次部派的根本分裂是由于兩派僧衆對“十項戒律革新”是否合法的不同意見,分裂的結果是從大衆部中分裂出了多聞部。
大衆部是早期部派佛教的派别之一,也是大乘佛教的起源。上座部一般指南傳佛教。大衆部跟上座部一樣都是發源于北方,大衆部第一個分派也是向南傳播的,因此巴教授認為将南傳佛教完全等同于小乘佛教是不準确的。
巴教授指出,因為釋迦牟尼生活在北方,後來他的學說由弟子們傳到其它地方,所以會出現差異。大乘、小乘佛教經典的一大差異,就在于小乘佛教的經典很多都難讀難懂,因為這些經典産生的條件是由佛陀弟子耳聞佛陀說法後憑記憶記錄下來的,而大乘的佛經則很難像小乘佛經一樣通過記憶口耳相傳,這也一定程度上導緻大乘經典往往被認為不是佛陀的原話而是由弟子們總結而來。
通過對《三論玄義檢幽集》的分析,巴教授認為多聞部其實也是聽聞了釋迦牟尼的佛法,因此大乘佛教的來源也是釋迦牟尼本人。多聞部部主是得阿羅漢果的祠皮衣,這一部派主張有真谛與俗谛的差異,把佛的說法言教分為世間、出世間二種。
巴教授根據《異部宗輪論》《十八部論》《部執異論》等經典,分析了小乘、大乘佛教的區别以及大乘佛教的發展。小乘佛教又名聲聞乘,最終得羅漢果位,而“聲聞”即是得羅漢果位的佛弟子。因此,上座部認為阿羅漢的果位等同于佛陀,是斷盡煩惱的,不會退轉的。但大天比丘貶斥阿羅漢是有漏的、不圓滿的,質疑阿羅漢是否真的得到了佛的覺悟。小乘佛教認為隻能自悟,不能依靠他者得覺悟,而大乘佛教認為出世間的菩薩可以幫助衆生得到覺悟,比如在中國廣受崇拜的觀音菩薩,佛陀的形象也被逐漸神化,被認為是法力無邊、廣度衆生的。大乘佛教又叫菩薩乘佛教,也是因為從羅漢果位到菩薩果位這一從低到高的發展。
最後,巴教授指出,佛教經典從小乘的口頭傳播到大乘的文本書寫,這種流傳形式的轉變,也體現了佛經書寫對後世佛教傳播的影響。
洪修平教授對講座進行了點評。他首先指出,巴教授的講座與我們國内學術講座相比,一個顯著的特點在于他并不是給定一個觀點,而是向大家呈現幾種不同的觀點,從而引發大家的讨論和思考。洪修平教授接着補充道,依照佛教史的普遍說法,大乘經典在公元前後才出現,也就是部派佛教後期,即大乘經典開始流行之時,佛教内部對于新興的大乘佛教思想産生了論诤,因此有“大乘非佛說”的說法。中國的佛教信衆從前多是從信仰的角度認為大乘經典是“佛所說”,但近些年也有部分學者試圖從文獻和考古的角度來證明大乘經典也是由佛陀所說并流傳下來,隻是篇幅更大、成文較晚。洪修平教授認為,巴教授在講座中提出的幾個觀點是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大乘佛教的起源,有助于我們更加全面地看待這一問題并做出新的思考和進一步的研究。
講座最後,巴得勝教授回應了現場聽衆的提問。
供稿:陳芊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