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9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人文學院劉琳娜博士在哲學系314會議室做了“王陽明與宋明理學生死觀之轉向”的學術報告,本次報告是第二屆伟德betvlctor网页版“青年學者前沿論壇”的院系分論壇活動,由哲學系助理研究員邵佳德主持,賴永海、李承貴、尚榮等老師及相關專業研究生參加講座。
在講座中,劉琳娜博士首先提出中國哲學的特質是重視人的身心修養和生命境界,而生死觀與人的生命關懷息息相關。一般認為儒家較少讨論生死觀的問題,那麼具體情況是什麼樣呢?
劉博士梳理了宋明生死觀轉變的思想背景,從先秦儒家傳統的“論生不論死”之理念,到宋代理學家的生死論述。宋代理學家的生死論述可被概括為“重生輕死”和“随氣聚散”兩種類型。第一種是重生輕死,比如張載:“存,吾順事;殁,吾甯也。”程颢:“聖賢以生死為本分事,無可懼,故不論死生。”宋儒一般主張不需要将死生“當做一個道理求”,故此沒有納入學術體系之中。第二種是“随氣聚散”,程朱用氣的觀念來理解生命現象的根源,重在解釋生命的運行過程,并未試圖解答如何面對生死的問題,“此等處且莫要理會”。張載認為即便個體有存亡變化,但是氣卻是永恒存在,“聚亦吾體,散亦吾體,知死之不亡者,可與言性矣”。又說:“氣聚則生,氣散則死,順之而已。”但是不論是注重生活、以人倫義務為基礎的道德生死觀,還是以氣論為基礎的生死觀,宋代理學家的論述雖然更為豐富,但是沒有超出傳統儒學生死觀的範圍,也未能很好地響應佛道的挑戰。
時至明代,皇權空前強化,士人有着普遍的生存焦慮,儒學是否可能發展出有效的生死學說,在患難之中安頓個體生命,成為明代儒者重要的思想關懷。而儒學生死觀從宋到明發生了明顯的轉變,其中王陽明的生死觀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明早期陳白沙“以自然為本”的生死觀接近于道家,而王陽明的生死觀則以“良知”為宗,在龍場悟道的真實體驗中建立了以心性超越為基礎的儒家生死觀,改變了過去罕言生死的傳統。龍場悟道是王陽明生命中裡程碑式的事件,學術界一般“以理解悟”,認為王陽明悟到的是格物緻知之理、心即理。餘英時認為陽明在龍場所思慮的不是“格物緻知”等抽象概念,而是具體又切身的人生問題,龍場悟道是“退隐”之意。而劉博士提出,龍場居夷處困時陽明的根本困擾隻在于“生死一念”,龍場悟道的真正關鍵詞應該是“生死突破”。
劉博士進而劃分了王陽明生死觀的三個時期,早期習道教長生之術,中期歸本儒學,後期以“良知”為其生死觀之概括。良知說的建立源于切身的生命體悟,同時也是陽明在逆境中藉以超越生死的思想依據,“良知真足以忘患難,出生死”。進而劉博士對文本做出深入分析,可以看到良知既有道德義,又有超越義。良知作為一超越性的心體,其絕對性與普遍性是賴以超越生死的主要依據。良知了生死的基本思路,是以性命心體的無限性為依歸,實現永恒之存在的路徑。了生死的工夫,強調“當下反本”的思維,為實現此世成聖提供了可能性。每一個生命的個體生命自身,均能展現整體的無限的價值,人不需以肉體的永生或者死後世界的依存來實現不朽,而隻要把握到良知,生命當下就能獲得無限。“随他發見流行處當下具足,更無去求,不須假借”。超越工夫隻是返本,即瞬間即永恒。
最後,劉博士分析了王陽明“良知了生死”生死觀的獨特性,可以看到其與佛教、宋儒、陳白沙以及傳統“三不朽”觀念的差别,陽明生死觀是以心性體認為基礎的超越式儒家生死觀,這種基于道德又超越道德、融通佛道又歸本于儒的新型态生死觀,對于推動宋明理學生死觀的發展有重要的價值。王陽明的以良知為核心的生死觀,在追求心性超越的基礎上不失儒家性格,為因應特定時代的思想需求、探索儒學生死觀發展的新方向提供了一種可能。
在交流環節中,賴永海老師肯定了講座的思路和深刻性,進而提出是“良知了生死”還是“緻良知了生死”的問題,是體還是用,抑或即體即用。李承貴老師肯定了講座的表達和文獻的梳理工夫,提出生死觀轉變的标準、如何理解陽明萬物一體等問題。其他師生就如何看待魏晉時期生死觀等問題與劉博士展開交流對話。